各位華清遠見同仁:
我們即將告別華清遠見發展的第10個年頭—2014年,迎接充滿期待和希望的2015年。2014年對于所有華清人來說,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從年初開始我們就受到來自外部市場波動的各種壓力,整整一年這種壓力一直伴隨著我們,讓我們沒有在華清遠見發展的第10個年頭可以有半點松懈的機會,不過讓我非常欣慰的是,所有華清人勇于迎接挑戰,克服種種困難,奇跡般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佳績,在壓力面前真正體現了我們這個團隊是一支能打硬戰、能打持久戰、真正有戰斗力的隊伍。每一位華清遠見同仁,我以你們為驕傲! 10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回顧過去點點滴滴,歷歷在目,在喜悅面前會開懷大笑,在挫折壓力面前也曾咬牙落淚,真正體會了創業過程的起起伏伏,這一切都是我人生經歷的寶貴財富,我很珍惜。回想10年前那個還不到而立之年渾渾噩噩的小子,不顧家人朋友的強烈反對,放棄部隊穩定優越的待遇,毅然決然選擇從零創業,一做就是10年,現在的我馬上又要到不惑之年,每每想起當年的決定感覺是多么的幸運,至少這10年時間我真正做了我想做的事,而且盡了我大力量做這件事做到了極致!
10年對于一家創業型公司,其實不算短,縱觀培訓行業,10年還能存活下來的有幾家?不是培訓行業有多殘酷,而是大部分人沒有足夠的耐心,總希望今天的投入,明天就能看到結果。華清遠見能活10年,我想根本的原因是我們一直堅持了初的創業夢想,不管在順境還是逆境,不管是規模有多大,一直保持一顆平和的心態,把我們該做的事盡大努力做好,用心面對學員,讓學員享受到極致的培訓體驗,不斷地提升學員的滿意度,在公司的各個業務環節真正把學員的感受放在高的位置,正是這樣的堅持讓華清遠見贏得了行業的尊敬,受到學員發自內心的認可。口碑一直是華清遠見利害的營銷武器,2014年我們有超過一半的學員來自于他人推薦,這足以看到我們的口碑有多利害!
"做良心教育、做專業教育、做受人尊敬的職業教育"是我初的創業理念,幸運的是,這個理念我和大家一起共同堅持到現在,一點都沒有變味。我常常和我們的講師講,做培訓是一定要用"感情"的,雖然和做研發比較起來,從事的都是技術工作,但做項目研發每天面對的是設備是產品,不像培訓我們每天面對的是人,是一群渴望成功的學員,他們對我們寄予了厚望,我們能不能幫助他們成功,是我們培訓過程中一直要關心的問題,有學員沒學好,我們應該著急操心才對,這樣才能做一名真正的好講師,學員才能發自內心地尊重你敬佩你。從2004年華清遠見成立之初,就始終專注于嵌入式領域,因為專注才能做得更專業,才能集中精力把事情做到極致。我們從一開始就堅持課程體系完全自主研發,包括所有的硬件實驗平臺,完全自主研發的好處就是你會真正關心課程的細節,設計精準的課程進度安排,讓學員以輕松的方式由淺入深掌握課程內容,當行業中出現新的熱門技術時,我們可以第一時間把新技術快速融入到課程中,所以我們課程升級的效率是非常高的,有時一個新技術出現可能不到1個月時間,我們課程內容已經做好了更新,我想這在目前的大學教育體制里是不可想象的。從2009年開始,隨著嵌入式技術的廣泛應用,推動了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產業的高速發展,我們及時推出了相應的課程,在Android方向,我們成為谷歌在唯一一家合作培訓機構,幫助谷歌在建立技術社區,定期組織線下技術沙龍活動,通過這些事我們可以實時了解Android新應用現狀以及行業的用人需求,所有這些都會第一時間反應在我們的課程內容上,讓學員真正學到行業實用的技術。在物聯網方向上,我們大范圍地和高校建立合作關系,組織實訓活動,共建專業,在100多所高校建立了物聯網專業實驗室,在幾年內已經陸續出版了多本教育部指定的物聯網教材,保守估計每年有上萬名學生受益于這些工作。培訓本身是一個很陽光的事業,幫助更多的年青人實現自己的理想,只要你真正用心做了,學員會從內心尊敬你認可你。
從2007年開始,我們每年以新建一到兩家中心的速度進行規模擴張,今年我們成立了沈陽中心,沈陽中心在翟老師的帶領下,創記錄地完成了第一年啟動期業績。其實我們每家中心建立的過程就是一個完整的創業過程,從選址裝修開始,初創團隊的組建,招第一個班,通過統一的教學體系管理建立良好的口碑效應,通過規模化發展逐步在當地建立品牌效應,我很享受和大家一起創業的過程,大家一起努力把一份事業從零開始逐步做大,我想每位分中心同事都會從中獲得巨大的成就感。很慶幸的是,我們每個中心從不"等、靠、要",碰到問題中心所有人都會一起想辦法,一起出力,正是這樣的主動性,讓我們每個中心團隊的實力越來越強,讓華清遠見這份事業在全國各地到處生根開花。每位校長都是各個中心的絕對"老大",他們勇于承擔責任和壓力,帶領大家不斷完成更好的業績,通過細致有效的管理,不斷追求更高的學員滿意度,從而形成中心的良性運轉。每位校長也都是我好的創業合作伙伴,正因為你們的創業熱情和努力付出,讓我對未來更加有信心,更加踏實,謝謝你們!
有人說,華清遠見都做10年了,基礎不錯,口碑很好,品牌已經很強了,應該可以"任性"了。我到現在為止還真沒有這種感覺,反而經常會有"如履薄冰"的感覺,想躺著就把事情做好在現在這個社會是不可能的,你不努力,別人馬上就會超過你,學員很快就會拋棄你,這可能就是"分分鐘鐘"的事,等你反應過來的時候可能就over了。我時常在想,華清遠見活了10年,是不是還能再活10年?接下來10年靠什么活?靠吃過去10年的老本?靠倚老賣老?這是很可怕的想法,一旦有了這些想法,可能就止步不前了。"10年"是把雙刃劍,站的角度對了它就能發揮正能量,站的角度錯了它可能就是負能量了。過去10年我們堅持了創業初衷,堅持了正常的價值取向,所以我們做成功了,未來10年如果我們一樣堅持,我們會同樣取得成功。如果把這10年作為我們接下來10年的資歷和資本,可能就是我們失敗的開始。我們所處的行業是高速發展變化的,所以要求我們一定要有學習創新精神,才能緊跟這個時代。我們培訓的對象這些年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來我們培訓的學員基本都是80后,現在基本都是90后了,我這個"70后大叔"也一直在努力走近90后,了解他們的喜好和特點,考慮如何通過課程進度和內容的調整更好地引導他們學好課程。其實公司和人一樣,只要你肯挖就會一直有潛力,我們不要人為設限,不要自己給自己加天花板,我們頭頂藍天,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2014年,在線教育異常火爆,不斷看到巨額融資的新聞,其中有不少創業者都是我原來在培訓行業認識的,這么多人轉進來做,這么多錢投進來推動,勢必會一個大的產業,逐步改變用戶的習慣。我在年初也花了點時間做了調研,首先了解了一下國外做在線教育的公司,尤其是IT培訓,做得成功的基本還沒看到類似我們做開發類培訓的,做得好的幾家基本上都是IT工具類的培訓,例如Photoshop、Maya、3DMAX、Office的課程。還有比較熱的就是美國的慕課,把大量的大學課程錄制好放到線上,提供給大家免費看,不過這個還是大家自發參與的公益項目,沒有商業價值。在線培訓目前還處于混戰階段,做什么樣的培訓都有,IT培訓目前還沒有特別突出的公司出現,商業模式還都不清晰,風投雖然也看不清楚未來的趨勢,但寧愿賠錢也不愿意錯過,這有點像幾年前的團購,投資非常瘋狂,但終存活下來的也只有幾家。我也見了不少的行業專家,聽了多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逐步形成自己的想法。我始終認為,培訓的價值不在于學員學不會你所教的課程,而在于如何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縮短學習時間。我們培訓的對象都是大學生,自學能力都很強,自學我們的課程一點問題都沒有,只不過是如果沒有強烈的學習氛圍,強制化的學習狀態,真實有效的教學互動,我們4個月的課程學員可能自學要1到2年的時間,培訓的價值就在于大大節約了學員的學習時間。另外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我們做的是職業教育,是以結果為導向的,以高薪就業為目的,這就更需要精準的過程把控,有效的教與學的互動管理,才能在短時間內達到培訓的目標和學員的預期,這是在線培訓無法達到的效果,尤其是開發類的課程,需要頻繁的互動環境,才能保證學員高質量的學習效果。目前網絡上有很多沒有互動的視頻課程,其作用僅稍強于一本高質量的教材,我們從2005年就把全部教材公開出版發行,也沒影響學員到我們各個中心學習的熱情。所以,我們不要人為過分夸大網絡的功能,網絡不能解決現實世界的所有問題,包括吃飯和看病,當然還有教育。不過,在線培訓優勢也是明顯的,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可以學習,尤其是現在終端設備越來越豐富,帶寬資源越來越便宜,在線課程的學習體驗也越來越好,所以線上課程作為線下課程的補充,肯定會提升學員的學習效果的。我們今年也結合我們課程教學的特點自主研發了一套錄課系統,計劃錄制我們全套的線上課程,目前課程錄制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把全套課程提供給我們的培訓學員,讓他們能受益。
今年有不少風投機構找到我,想投資我們,我也認認真真談過幾家,但一直沒找到融資的理由。這兩年智能硬件異常火爆,幾乎所有的IT大佬都把智能硬件作為未來的主攻方向,物聯網也在今年逐步進入了產業化階段,穿戴式設備、智能家居、汽車電子已成為IT行業熱門的幾個方向,可以預見未來一兩年內會有大量這方面產品走入我們的日常生活,而這些產品背后核心的技術就是嵌入式,產業升級換代當然需要大量的專業研發人才,專業投資人當然比我們看得更清楚,尤其是今年達內上市,培訓行業成為投資的熱點,而我們在這個行業內精耕細作了10年,有了很好的品牌影響力,投資人對我們這種公司很有興趣也不足為奇。但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別人融資了我們就一定要跟風?我們現階段缺的資源是不是錢?有錢了我們就能把培訓質量保證得更好嗎?資本本來就是把雙刃劍,用好了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用不好就會起反作用,這種例子在培訓行業不少見,像華育,本來做得挺好的,一沖動拿了幾千萬投資,兩年花光了,公司也就從此一蹶不振。華清遠見的創業初衷絕對不會接受這樣的結局,我們現在的現金流非常好,每個分中心的現金流也非常好,很多我們眼前急需解決的問題都不是錢能解決的,我們現在缺的是核心人才,這也是我目前花精力多的地方,培訓業務本身非常依賴人,只有強有力的團隊才能做出好的培訓。真正把培訓做好了,真的哪一天需要錢,我相信那是水到渠成的事,面包總會有的。
站在這10年的交替口,我們更需要的是清零的心態再次創業。2015年,我和我的小伙伴們都準備好了,踏上新征程迎接新挑戰,再戰10年!
后祝大家新年快樂、心想事成、幸福安康!
我們即將告別華清遠見發展的第10個年頭—2014年,迎接充滿期待和希望的2015年。2014年對于所有華清人來說,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從年初開始我們就受到來自外部市場波動的各種壓力,整整一年這種壓力一直伴隨著我們,讓我們沒有在華清遠見發展的第10個年頭可以有半點松懈的機會,不過讓我非常欣慰的是,所有華清人勇于迎接挑戰,克服種種困難,奇跡般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佳績,在壓力面前真正體現了我們這個團隊是一支能打硬戰、能打持久戰、真正有戰斗力的隊伍。每一位華清遠見同仁,我以你們為驕傲! 10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回顧過去點點滴滴,歷歷在目,在喜悅面前會開懷大笑,在挫折壓力面前也曾咬牙落淚,真正體會了創業過程的起起伏伏,這一切都是我人生經歷的寶貴財富,我很珍惜。回想10年前那個還不到而立之年渾渾噩噩的小子,不顧家人朋友的強烈反對,放棄部隊穩定優越的待遇,毅然決然選擇從零創業,一做就是10年,現在的我馬上又要到不惑之年,每每想起當年的決定感覺是多么的幸運,至少這10年時間我真正做了我想做的事,而且盡了我大力量做這件事做到了極致!
10年對于一家創業型公司,其實不算短,縱觀培訓行業,10年還能存活下來的有幾家?不是培訓行業有多殘酷,而是大部分人沒有足夠的耐心,總希望今天的投入,明天就能看到結果。華清遠見能活10年,我想根本的原因是我們一直堅持了初的創業夢想,不管在順境還是逆境,不管是規模有多大,一直保持一顆平和的心態,把我們該做的事盡大努力做好,用心面對學員,讓學員享受到極致的培訓體驗,不斷地提升學員的滿意度,在公司的各個業務環節真正把學員的感受放在高的位置,正是這樣的堅持讓華清遠見贏得了行業的尊敬,受到學員發自內心的認可。口碑一直是華清遠見利害的營銷武器,2014年我們有超過一半的學員來自于他人推薦,這足以看到我們的口碑有多利害!
"做良心教育、做專業教育、做受人尊敬的職業教育"是我初的創業理念,幸運的是,這個理念我和大家一起共同堅持到現在,一點都沒有變味。我常常和我們的講師講,做培訓是一定要用"感情"的,雖然和做研發比較起來,從事的都是技術工作,但做項目研發每天面對的是設備是產品,不像培訓我們每天面對的是人,是一群渴望成功的學員,他們對我們寄予了厚望,我們能不能幫助他們成功,是我們培訓過程中一直要關心的問題,有學員沒學好,我們應該著急操心才對,這樣才能做一名真正的好講師,學員才能發自內心地尊重你敬佩你。從2004年華清遠見成立之初,就始終專注于嵌入式領域,因為專注才能做得更專業,才能集中精力把事情做到極致。我們從一開始就堅持課程體系完全自主研發,包括所有的硬件實驗平臺,完全自主研發的好處就是你會真正關心課程的細節,設計精準的課程進度安排,讓學員以輕松的方式由淺入深掌握課程內容,當行業中出現新的熱門技術時,我們可以第一時間把新技術快速融入到課程中,所以我們課程升級的效率是非常高的,有時一個新技術出現可能不到1個月時間,我們課程內容已經做好了更新,我想這在目前的大學教育體制里是不可想象的。從2009年開始,隨著嵌入式技術的廣泛應用,推動了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產業的高速發展,我們及時推出了相應的課程,在Android方向,我們成為谷歌在唯一一家合作培訓機構,幫助谷歌在建立技術社區,定期組織線下技術沙龍活動,通過這些事我們可以實時了解Android新應用現狀以及行業的用人需求,所有這些都會第一時間反應在我們的課程內容上,讓學員真正學到行業實用的技術。在物聯網方向上,我們大范圍地和高校建立合作關系,組織實訓活動,共建專業,在100多所高校建立了物聯網專業實驗室,在幾年內已經陸續出版了多本教育部指定的物聯網教材,保守估計每年有上萬名學生受益于這些工作。培訓本身是一個很陽光的事業,幫助更多的年青人實現自己的理想,只要你真正用心做了,學員會從內心尊敬你認可你。
從2007年開始,我們每年以新建一到兩家中心的速度進行規模擴張,今年我們成立了沈陽中心,沈陽中心在翟老師的帶領下,創記錄地完成了第一年啟動期業績。其實我們每家中心建立的過程就是一個完整的創業過程,從選址裝修開始,初創團隊的組建,招第一個班,通過統一的教學體系管理建立良好的口碑效應,通過規模化發展逐步在當地建立品牌效應,我很享受和大家一起創業的過程,大家一起努力把一份事業從零開始逐步做大,我想每位分中心同事都會從中獲得巨大的成就感。很慶幸的是,我們每個中心從不"等、靠、要",碰到問題中心所有人都會一起想辦法,一起出力,正是這樣的主動性,讓我們每個中心團隊的實力越來越強,讓華清遠見這份事業在全國各地到處生根開花。每位校長都是各個中心的絕對"老大",他們勇于承擔責任和壓力,帶領大家不斷完成更好的業績,通過細致有效的管理,不斷追求更高的學員滿意度,從而形成中心的良性運轉。每位校長也都是我好的創業合作伙伴,正因為你們的創業熱情和努力付出,讓我對未來更加有信心,更加踏實,謝謝你們!
有人說,華清遠見都做10年了,基礎不錯,口碑很好,品牌已經很強了,應該可以"任性"了。我到現在為止還真沒有這種感覺,反而經常會有"如履薄冰"的感覺,想躺著就把事情做好在現在這個社會是不可能的,你不努力,別人馬上就會超過你,學員很快就會拋棄你,這可能就是"分分鐘鐘"的事,等你反應過來的時候可能就over了。我時常在想,華清遠見活了10年,是不是還能再活10年?接下來10年靠什么活?靠吃過去10年的老本?靠倚老賣老?這是很可怕的想法,一旦有了這些想法,可能就止步不前了。"10年"是把雙刃劍,站的角度對了它就能發揮正能量,站的角度錯了它可能就是負能量了。過去10年我們堅持了創業初衷,堅持了正常的價值取向,所以我們做成功了,未來10年如果我們一樣堅持,我們會同樣取得成功。如果把這10年作為我們接下來10年的資歷和資本,可能就是我們失敗的開始。我們所處的行業是高速發展變化的,所以要求我們一定要有學習創新精神,才能緊跟這個時代。我們培訓的對象這些年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來我們培訓的學員基本都是80后,現在基本都是90后了,我這個"70后大叔"也一直在努力走近90后,了解他們的喜好和特點,考慮如何通過課程進度和內容的調整更好地引導他們學好課程。其實公司和人一樣,只要你肯挖就會一直有潛力,我們不要人為設限,不要自己給自己加天花板,我們頭頂藍天,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2014年,在線教育異常火爆,不斷看到巨額融資的新聞,其中有不少創業者都是我原來在培訓行業認識的,這么多人轉進來做,這么多錢投進來推動,勢必會一個大的產業,逐步改變用戶的習慣。我在年初也花了點時間做了調研,首先了解了一下國外做在線教育的公司,尤其是IT培訓,做得成功的基本還沒看到類似我們做開發類培訓的,做得好的幾家基本上都是IT工具類的培訓,例如Photoshop、Maya、3DMAX、Office的課程。還有比較熱的就是美國的慕課,把大量的大學課程錄制好放到線上,提供給大家免費看,不過這個還是大家自發參與的公益項目,沒有商業價值。在線培訓目前還處于混戰階段,做什么樣的培訓都有,IT培訓目前還沒有特別突出的公司出現,商業模式還都不清晰,風投雖然也看不清楚未來的趨勢,但寧愿賠錢也不愿意錯過,這有點像幾年前的團購,投資非常瘋狂,但終存活下來的也只有幾家。我也見了不少的行業專家,聽了多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逐步形成自己的想法。我始終認為,培訓的價值不在于學員學不會你所教的課程,而在于如何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縮短學習時間。我們培訓的對象都是大學生,自學能力都很強,自學我們的課程一點問題都沒有,只不過是如果沒有強烈的學習氛圍,強制化的學習狀態,真實有效的教學互動,我們4個月的課程學員可能自學要1到2年的時間,培訓的價值就在于大大節約了學員的學習時間。另外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我們做的是職業教育,是以結果為導向的,以高薪就業為目的,這就更需要精準的過程把控,有效的教與學的互動管理,才能在短時間內達到培訓的目標和學員的預期,這是在線培訓無法達到的效果,尤其是開發類的課程,需要頻繁的互動環境,才能保證學員高質量的學習效果。目前網絡上有很多沒有互動的視頻課程,其作用僅稍強于一本高質量的教材,我們從2005年就把全部教材公開出版發行,也沒影響學員到我們各個中心學習的熱情。所以,我們不要人為過分夸大網絡的功能,網絡不能解決現實世界的所有問題,包括吃飯和看病,當然還有教育。不過,在線培訓優勢也是明顯的,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可以學習,尤其是現在終端設備越來越豐富,帶寬資源越來越便宜,在線課程的學習體驗也越來越好,所以線上課程作為線下課程的補充,肯定會提升學員的學習效果的。我們今年也結合我們課程教學的特點自主研發了一套錄課系統,計劃錄制我們全套的線上課程,目前課程錄制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把全套課程提供給我們的培訓學員,讓他們能受益。
今年有不少風投機構找到我,想投資我們,我也認認真真談過幾家,但一直沒找到融資的理由。這兩年智能硬件異常火爆,幾乎所有的IT大佬都把智能硬件作為未來的主攻方向,物聯網也在今年逐步進入了產業化階段,穿戴式設備、智能家居、汽車電子已成為IT行業熱門的幾個方向,可以預見未來一兩年內會有大量這方面產品走入我們的日常生活,而這些產品背后核心的技術就是嵌入式,產業升級換代當然需要大量的專業研發人才,專業投資人當然比我們看得更清楚,尤其是今年達內上市,培訓行業成為投資的熱點,而我們在這個行業內精耕細作了10年,有了很好的品牌影響力,投資人對我們這種公司很有興趣也不足為奇。但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別人融資了我們就一定要跟風?我們現階段缺的資源是不是錢?有錢了我們就能把培訓質量保證得更好嗎?資本本來就是把雙刃劍,用好了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用不好就會起反作用,這種例子在培訓行業不少見,像華育,本來做得挺好的,一沖動拿了幾千萬投資,兩年花光了,公司也就從此一蹶不振。華清遠見的創業初衷絕對不會接受這樣的結局,我們現在的現金流非常好,每個分中心的現金流也非常好,很多我們眼前急需解決的問題都不是錢能解決的,我們現在缺的是核心人才,這也是我目前花精力多的地方,培訓業務本身非常依賴人,只有強有力的團隊才能做出好的培訓。真正把培訓做好了,真的哪一天需要錢,我相信那是水到渠成的事,面包總會有的。
站在這10年的交替口,我們更需要的是清零的心態再次創業。2015年,我和我的小伙伴們都準備好了,踏上新征程迎接新挑戰,再戰10年!
后祝大家新年快樂、心想事成、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