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FPGA是什么 |
|
FPGA是什么?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即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它是在PAL、GAL、CPLD等可編程器件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產物。它是作為專用集成電路(ASIC)領域中的一種半定制電路而出現的,既解決了定制電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編程器件門電路數有限的缺點。 FPGA發展由來 數字集成電路的發展歷史,經歷了從電子管、晶體管、小規模集成電路到大規模以及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等不同的階段。發展到現在,主要有3類電子器件:存儲器、處理器和邏輯器件。 存儲器保存隨機信息(電子數據表或數據庫的內容);處理器執行軟件指令,以便完成各種任務(運行數據處理程序或視頻游戲);而邏輯器件可以提供特殊功能(器件之間的通信和系統必須執行的其他所有功能)。 邏輯器件分成兩類: 其中,固定的或定制的邏輯器件通常稱為專用芯片(ASIC)。ASIC是為了滿足特定的用途而設計的芯片,例如MP3解碼芯片等。其優點是通過固化的邏輯功能和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降低了芯片的成本,同時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隨著集成度的提高,ASIC的物理尺寸也在不斷的縮小。 FPGA工作原理 FPGA采用了邏輯單元陣列LCA(Logic Cell Array)這樣一個概念,內部包括可配置邏輯模塊CLB(Configurable Logic Block)、輸出輸入模塊IOB(Input Output Block)和內部連線(Interconnect)三個部分。 與傳統邏輯電路和門陣列(如PAL,GAL及CPLD器件)相比,FPGA具有不同的結構,FPGA利用小型查找表(16×1RAM)來實現組合邏輯,每個查找表連接到一個D觸發器的輸入端,觸發器再來驅動其他邏輯電路或驅動I/O,由此構成了既可實現組合邏輯功能又可實現時序邏輯功能的基本邏輯單元模塊,這些模塊間利用金屬連線互相連接或連接到I/O模塊。 FPGA的邏輯是通過向內部靜態存儲單元加載編程數據來實現的,存儲在存儲器單元中的值決定了邏輯單元的邏輯功能以及各模塊之間或模塊與I/O間的聯接方式,并終決定了FPGA所能實現的功能,FPGA允許無限次的編程。 FPGA基本特點 1.采用FPGA設計ASIC電路(專用集成電路),用戶不需要投片生產,就能得到合用的芯片。 隨著信息產業和微電子技術的發展,可編程邏輯嵌入式系統設計技術已經成為信息產業熱門的技術之一,應用范圍遍及航空航天、醫療、通訊、網絡通訊、安防、廣播、汽車電子、工業、消費類市場、測量測試等多個熱門領域,FPGA正以各種電子產品的形式進入了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華清遠見FPGA培訓內部資料) 拓展閱讀:FPGA系統設計如何入門 熱點鏈接:
1、六種常見嵌入式操作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