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2日—26日,由華清遠見科技教育集團主辦的“2024暑假第三十屆全國高校人工智能師資培訓班”圓滿結束,來自全國眾多本科、高職的近700名老師報名參加。此次師資班的舉辦,不僅顯著增強了教師們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教學技能,而且推動了教學資源的廣泛共享與深入交流,為提升全國高校在人工智能教學領域的整體質量和水平做出了積極貢獻。
華清遠見通過定期舉辦的全國高校師資培訓,深化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這些培訓活動覆蓋人工智能、嵌入式、物聯網等前沿技術領域,至今已成功開展30屆。通過分享華清遠見的教研成果,與高校教師共同探討教學挑戰,實現資源共享和難題解決,推動校企雙方在教育合作上的深度融合,促進學科建設、教學改革及創新型人才培養。
師資班概況
本次師資班為期五天,全程采用人工智能虛擬仿真在線直播教學,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近700名本科/高職老師的參與。通過華清遠見元宇宙在線實驗平臺,老師們可以邊在線聽直播,邊平臺手動實操及項目實戰,極大了調動了老師們的興趣及學習效果,師資培訓效果受到了眾多老師的好評與認可!
01 開班致辭
7月22日上午,華清遠見教育科技集團研發副總裁劉洪濤老師為師資班做了開班致辭,回顧了華清遠見在人工智能教學方向的一些研發積累及教學應用,以及目前正在開展的一些教研工作,強調了公司在推動人工智能教育發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
02 課程亮點
課程內容涵蓋了從基礎理論到高級應用的全方位知識體系。首日課程聚焦于Prompt工程,引導學員探索如何在大語言模型中有效使用提示技術,以生成更準確的模型輸出。隨后,韓老師以豐富的專業知識,深入講解了卷積神經網絡的構建和圖像處理應用,使學員們對這一核心技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深入探討了圖像分類算法,特別是深度學習領域的里程碑——ResNet架構。學員們不僅學習了其背后的原理,還通過實踐掌握了其應用。YOLO算法的介紹,作為第四天的亮點,讓教師們對實時目標檢測技術有了全新的認識。最后一天的3D場景部署和NPU算法移植課程,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學員們提供了硬件平臺優化的寶貴經驗。
培訓采用了華清遠見自主研發的虛擬仿真系統作為教學平臺,該平臺以其強大的交互式教學優勢,“平臺+課程+項目”一體化解決方案,成功地解決了人工智能教學中的算法難、編程難、應用場景難這三大難題,獲得了眾多高校老師的一致好評,這一開創性的解決方案為高校虛擬仿真創新教學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虛擬仿真賦能創新教學
人工智能虛擬仿真教學平臺成功解決算法難、編程難及應用場景難的傳統教學壁壘,獨家首創的積木式搭建人工智能學習架構、可視化理解人工智能算法、配以專業課程、實踐項目、動態代碼資源包和可以遷移學習的3D產業場景,能夠快速準確幫助學生構建整體人工智能學習思維并可進行自主學習和創新實驗和成果展示。
2D組件化解析算法原理
將復雜的算法邏輯轉化為直觀的圖像和交互式模型,學生可以通過拖拽組件、設置參數的方式構建算法流程,直觀“看到”算法的工作原理和過程。
平臺提供實時反饋機制,學生可以即時看到算法執行的結果,并通過調整參數觀察效果變化,加深理解。而且虛擬仿真平臺提供了無限次試錯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在模擬環境中自由探索和實踐,無需擔心真實系統中的風險和成本。
3D場景化構建實踐項目
采用“3D應用場景案例實戰”教學。邏輯與算法可接入系統里預設的3D場景中,實現可視化交互體驗,覆蓋從數據采集、標注、模型訓練、預測、部署到測試的整個項目周期,打造人工智能沉浸式實操環境。學生既能體驗全鏈路落地實戰項目,填補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鴻溝,又能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還可將程序通過編程接口API輕松部署到硬件平臺,進行遷移學習,為AI基礎學習和可視化算法實踐提供強大的項目落地應用平臺。
虛擬仿真軟件目前已廣泛應用于高校虛擬仿真實驗室建設、學科教學體系建設、師資培訓、創新競賽、實習實訓等,為培養符合現代產業發展需求的人工智能人才鋪設了堅實的橋梁,實現了教育體系與產業實踐之間的無縫對接。
AI全棧工程師學習路線
為了全面賦能高校教學、個人學習以及企業員工培訓等多元化需求,我們依托人工智能虛擬仿真技術,精心打造了一套全面的人工智能全棧工程師課程。這套課程不僅涵蓋了從基礎理論到高級應用的全體系知識,確保學習者能夠系統地掌握人工智能領域的核心技術,而且特別注重實戰技能的培養,課程內容覆蓋了90%以上的崗位技能需求。
我們的教學模式強調課程與平臺的緊密結合,學生可以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通過虛擬仿真平臺進行實際操作和練習,實現邊學邊練的高效學習模式。每個技術點都配有至少兩個練手項目,還配套3D應用場景實戰項目,讓學生在模擬真實工作場景中動手實踐,積累寶貴的項目經驗,確保學生所學技能能夠匹配職場,成為企業所需的高素質人工智能人才。
更多人工智能教學平臺
除培訓課程中展示的虛擬仿真軟件平臺,華清遠見還研發了一系列硬件平臺,如人工智能教學實驗平臺、人工智能機器人開發套件、AI工業互聯網教學實驗平臺、AI智慧城市綜合實系統等,硬件平臺在高校人工智能教學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不僅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和前沿,還通過實驗操作的便利性、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教學資源的共享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極大地提升了人工智能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華清遠見通過整合虛擬仿真平臺的靈活性與硬件平臺的實踐性,為教師們打造了一個全面的教學支持系統,不僅豐富了教學手段,提高了學習效率,還促進了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技能的培養,推動了教育與產業的深度融合,為人工智能領域的教育革新和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AI虛擬仿真引領創新教學模式改革
隨著國家層面對教育現代化的高度重視,虛擬仿真技術已成為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力量。目前,不僅國家在重點推動虛擬仿真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各省和各高校也在積極響應這一號召,通過建設虛擬仿真實驗室、開發仿真教學軟件、整合虛擬現實設備等手段,不斷探索和實踐虛擬仿真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創新應用。這些努力不僅極大地豐富了教學手段,提高了教學效率,而且為學生提供了更加直觀、互動的學習體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思維。
同時,虛擬仿真技術的應用也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平臺和機遇,促進了教師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的更新。通過這種自上而下的推動和自下而上的實踐,虛擬仿真技術正逐漸成為教育領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培養新時代所需的高素質創新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此背景下,華清遠見教育集團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致力于將最新的虛擬仿真技術融入教學實踐,為此,特別推出了三大核心領域的虛擬仿真系統,包括嵌入式、物聯網和人工智能,這些系統不僅為學生和教師提供了一個高度模擬真實環境的平臺進行實驗操作和技能訓練,而且通過集成先進的仿真算法和交互式學習工具,極大地提升了學習體驗和教學效果。
華清遠見教育集團通過這些系統的推出,旨在構建一個全面、開放、互動的學習環境,為教育與產業的深度融合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為學生提供更豐富、更前沿的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同時也為教師的專業發展和教學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共同為構建一個更加開放、智能、高效的AI教育生態系統做出貢獻。
华清图书馆
0元电子书,限时免费申领10本华清图书PDF版
扫码关注华清远见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