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關于公布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指南通過企業名單(2022年3月)的通知"發布,北京華清遠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通過評審,成為2022年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合作企業。
《2022年3月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指南通過企業名單》的公布,是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十四五”教育發展規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等文件要求,調動好高校和企業兩個積極性,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以產業和技術發展的最新需求推動高校人才培養改革。
2022年,北京華清遠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擬在“嵌入式”、“物聯網”、 “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等方向與高校緊密合作,支持高校人才培養改革。在堅持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講求實效的原則下,助力高校教育教學改革,深入推動校企雙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真正做到校企協同、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以下是2022年北京華清遠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教育部產學合作育人項目申報指南,歡迎各高校積極申報:
一、建設目標
在教育部高教司指導下,開展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包括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師資培訓項目、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項目,扎實推動高校人才培養改革。
一方面,基于華清遠見多年在“嵌入式”、“物聯網”、“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等領域積累的大量人才培養經驗和產品研發經驗,支持高校在這些領域的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工作,協助培育一線教師。
另一方面,基于華清遠見產學研一體化的優勢,引入“興趣學習/實訓導向”的教學模式,支持高校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
二、項目內容
1.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
擬設立15個項目。將開展“嵌入式”、“物聯網”、“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等方向推動大學生系統能力培養的課程建設項目和教改項目,提升院校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水平。
面向計算機、電子信息、軟件工程等相關專業,設立示范課程項目4項。擬支持的方向包括“嵌入式”、“物聯網”、“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校企雙方共同建立并完善產學合作的專業資源庫。華清遠見在項目實訓、教材出版、教學大綱、線上課程、開發工具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2)面向計算機、電子信息、軟件工程等相關專業,設立教改項目5項。擬支持的方向同上。同時以華清遠見在線教育平臺為基礎,推動合作院校在線學習,促進高校的在線學習建設。
2.師資培訓項目
擬設45個項目。華清遠見將圍繞上述產業熱點技術,面向高校相關專業,全方位支持高校組織教師參加企業實訓項目。與合作院校教師通過技術資源共享、合作立項研發、優化實驗項目和實驗課程內容,增設大/中型綜合性實驗等方法,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團隊協作能力,和實戰能力。
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項目
擬設立80個項目。華清遠見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項目,將圍繞產業熱點技術,針對嵌入式、物聯網、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虛擬仿真、工業互聯網等技術,與合作院校共建校內實踐基地、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同時,通過完善實踐教學課程,更新實踐項目案例,強化實驗室建設,幫助院校提升實踐教學能力,儲備實踐教學資源庫,提升高校硬件配置、創新實踐能力。
(1)校內實踐基地建設:華清遠見提供建設方案、硬件指標和設施配套標準,協助院校共建嵌入式、物聯網、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虛擬仿真、工業互聯網實驗室等,依托軟硬資源開展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條件建設。
(2)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建設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充分利用華清遠見的研發中心、生產中心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
(3)完善實踐教學課程:共同建設本課題確定的課程方向,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更新技術教學內容,引入企業教學資源
(4)更新實踐項目案例:以實踐課程建設及教學改革為目標,推動本課程實踐教學案例、教學項目升級更新,讓教學更加貼近產業用人需求。
(5)大學生實習實訓資源庫建設:華清遠見在實訓方案、項目案例、實訓大綱、配套課件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提升學員的實戰操作能力。
三、申報條件
1.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
示范課程建設項目。成果須包含課程內容和典型教學案例,形成完整的項目建設內容。申報課程應以現有課程為基礎,要求該課程至少已開設2年以上,不接受之前沒有開課基礎的課程申報。申報課程學時安排應不少于32學時,平均每年開課次數不少于一次。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受益面大的課程申報。
教改項目。之前在相應課程建設和教學方面已經積累3年或以上經驗。請選擇具體課程方向,專注于某門課程或者專業,形成有參考和實踐價值的教學改革方案。
項目申報人為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應用與維護、數字媒體、網絡工程等相關學院或專業負責人。
2.師資培訓項目
(1)將針對“嵌入式”、“物聯網”、“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等主題與高校合作舉辦師資培訓與課程建設研討班,要求高校及老師進行上述主題的申報。
(2)面向全日制本科院校計算機、軟件工程、電子、自動化控制、通信工程、物聯網等相關專業的在校教師,個人或者團隊均可。
(3)優先照顧來自之前資源獲得較少的學校的申報。
(4)每位老師請申報上述項目中的一項。對于之前3年內已經獲得同類資助的教師,不再接受相關項目的申報,但歡迎申報其他未獲得過資助的項目類型。
3.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項目
(1)校內實踐基地建設申報:面向全日制本科院校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和藝術設計等相關學院或專業,申報嵌入式、物聯網、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虛擬仿真工業互聯網等相關實驗室建設。學院在申報此項目時,需滿足硬件基礎設施及教學相關要求:
① 有專門用于實驗室的場地條件,面積不低于80平米。
② 實驗室配置有網絡、課桌、講臺、PC電腦等基礎實施,有專人維護設備,保證設備的利用率。
③ 申報的軟硬件資源要和專業課程匹配,且相關課程是相關專業的主修課程。
④ 院校要明確建設校企實驗室在院校未來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上的必要性,包括本專業未來的人才培養目標及人才培養規模;如何利用校企實驗室提升人才培養及專業建設的水平。
(2)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申報:面向全日制本科院校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和藝術設計等相關學院或專業,申報嵌入式、物聯網、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等方向校外實習實訓方案合作。每屆實習實訓人數不得少于30人。
四、建設要求
(一)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項目
1.立項示范課程建設項目須完成以下任務
(1)課程大綱:包括具體的課程時間分配、章節、實驗、習題描述;
(2)教師授課教案:每章節均提供PPT課件。提供課程相關的參考書目、論文參考文獻、網絡資源等內容;
(3)典型教學案例:圍繞課程教學內容,開發若干典型教學案例;
(4)習題:按照教學內容和進度情況,每章節均設計與該章節匹配的習題,并給出參考答案;
(5)課程實驗:實驗描述及實驗步驟;
(6)請明確注明可公開、可共享。
2.立項教學內容改革項目須完成以下任務
(1)所有數字資源,包含.doc或.ppt形式的文件;
(2)教改方案或執行報告,可以以論文形式呈現;
(3)若有源代碼,請給出源代碼文件;
(4)請明確注明可公開、可共享。
(5)北京華清遠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對所開發課程成果不擁有任何知識產權。項目支持的所有課程資源均要求在學校自己網站上進行共享并保持更新,即可給其他所有學校免費使用,促進教學資源共享。涉及華清遠見提供的內容,華清遠見享有知識產權。
(二)師資培訓項目
立項師資培訓項目須完成以下任務
1.按時有質量完成華清遠見定期舉辦嵌入式、物聯網、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相關的師資培訓項目。在項目結束后,提交所要求的開發成果。
2.華清遠見對師資培訓開發項目成果不擁有任何知識產權。
(三)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項目
立項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項目須完成以下任務
1.項目期內至少建設完成一個實訓室項目,原則上以不少于50個學生教學使用,包括教學場地、教學設備、網絡環境等,以滿足專業教學和實訓的需要。華清遠見與申報學院共同完成對學生的相關管理制度,確保學生按時有質量完成實訓項目。
2.華清遠見對所開發項目成果不擁有任何知識產權,涉及華清遠見提供的內容,華清遠見享有知識產權。
3.需要提供詳細的學校實踐條件現狀,包括需要支撐的課程體系、學生數量、校舍面積、排課計劃、師資情況、已有設施等內容。
4.需要提供詳細的實踐課程計劃、設備需求與使用計劃,華清遠見根據需求,和學校溝通實驗室方案。
5.雙方聯合開展校外實踐基地建設,簽署實踐教學基地合作協議,共同開展學生實習實訓工作。
五、支持辦法
擬支持15個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45個師資培訓項目、80個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項目。建設周期均從立項日起為期1-2年。
1.經費:北京華清遠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擬資助入選的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項目每項5萬元人民幣經費支持;擬資助入選的師資培訓項目每項2萬元人民幣經費支持;擬資助入選的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項目每項20萬元軟硬件價值支持。
2.北京華清遠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將為立項項目提供必要的支持。在項目開展的期限內,保持雙向溝通和交流,促進建設項目的順利進行。
3.在項目結束之際,進行項目評審及結題驗收。目的是構建項目驗收為標志的全流程管理體系,構建項目成果庫,最大化發揮項目價值,為公開共享建設成果給所有學校做準備。
六、申報辦法
1.申報者應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平臺(http://cxhz.hep.com.cn/)注冊教師用戶,填寫申報相關信息,并下載《2022年北京華清遠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申報書》進行填寫。
2.項目申報者須在平臺項目申報截止時間前將加蓋高校校級主管部門公章的申請書形成PDF格式電子文檔(無需提供紙質文檔)上傳至平臺。若有任何疑問,請致電: 18614063885,聯系人:楊曼。
3.北京華清遠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將于項目申報結束后組織專家進行項目評審,并及時公示入選項目名單。
4.北京華清遠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將與項目申報負責人所在高校簽署立項項目協議書。立項項目周期為1-2年,所有工作應在立項項目協議書約定的項目周期內完成。項目到期后,項目負責人通過項目平臺提交結題報告及項目成果,華清遠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將對項目進行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