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培訓可以說是一夜爆紅,在2016年眾多培訓機構開展的新業務就是VR培訓,也許是因為VR和AR發展態勢愈加迅猛,行情火熱,真實、神奇的VR體驗。讓很多人對這東西產生好奇,這是如何做出來的呢?
網易科技也曾經報道過VR相關故事,要說歷史就要追溯到1960年,VR發展基本分為這三個階段。第一次熱潮發生在1960年代,科學家們建立了VR的基礎原理和產品光學構造;第二次熱潮發生在1990年代,這是一次如火如荼的商業化熱潮,但終沒能獲得成功;第三次熱潮源于2014年Facebook 20億美元收購Oculus,VR商業化進程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加速。2014年3月26日,Oculus VR被Facebook以20億美元收購,再次引爆全球VR市場;三星、HTC、索尼、雷蛇、佳能等科技巨頭組團加入,都讓人看到了這個行業正在蓬勃發展;,目前已經出現數百家VR領域創業公司,覆蓋全產業鏈環節,例如交互、攝像、現實設備、游戲、視頻等。今年暴風科技登陸創業板,成為“虛擬現實第一股”,吸引更多創業者和投資者進入VR領域。
當然有需必須得有供,這是自然規律。人才方面培訓機構立馬就攪渾水了,數十家機構崛地而起。有新機構也有老機構拓展業務。如果要真說到VR的前景,其實當前來說還僅僅是剛開始,真是需求井噴的時候,作為老牌的華清遠見也將投入巨資打造該課程,從目前看時機可能還未成熟,從華清遠見的課程來看,目前也僅有嵌入式、安卓、H5、UI、物聯網課程。
目前限制VR發展也出現了三大難:
第一難:硬件瓶頸。AR對計算能力的要求比VR高一個數量級,目前的CPU、GPU無法支持,更無法保證在輕便的硬件上實現足夠的計算速度、存儲空間、傳輸速率和續航能力。
第二難:圖像技術瓶頸。圖像識別技術不成熟,特別在復雜圖形、動態圖像、特殊場景(如夜間)等方面,信息篩選、識別的正確率和精確率均較低,遠不足以支撐一款消費級產品;實時三維建模技術缺乏:需要以圖像識別技術作為基礎,僅處于實驗室階段;精確定位技術誤差大:遠未到商用階段。
第三難:數據瓶頸。在現實環境中實現無差別圖像視頻識別需要極其龐大的數據規模,如一條街道上,需要街景、人臉、服裝等各種數據;目前數據的采集、存儲、傳輸、分析技術都有需要解決的難題:僅海量數據的清洗、錄入,本身就是浩瀚的工程。
不過小編依然相信VR在未來是美好的,從目前社會上的影響力來看,VR是趨勢,也期待華清遠見在不久的將來正式開發這一課程,將IT培訓的質量做到極至,并非準備不足就急忙進來,有朝一日來洗牌才是我們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