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HBO電視臺推出了一部“神劇”,剛剛播到第三集,就以異常兇猛的態勢,在IMDB網站得到了9.2的高分,豆瓣得到了9.3的高分,我的朋友圈一次次被這句話刷屏“再沒看過《西部世界》,你就真OUT了”。沒錯,這部神劇就是翻拍自1973年同名電影的《西部世界》。
身為星創客學員的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科幻電影迷和技術控,所以在看了兩集《西部世界》后,我也想淺淺的嘚吧一下《西部世界》里的一些技術話題。
先來溫習一下劇情吧。《西部世界》的故事發生在未來,那時人們已經不再熱衷于玩網絡游戲,而是創造了高科技成人樂園,體驗更加真實刺激的游戲。里面有很多機器人接待員,他們過著設定好的劇情生活,而游客,現實中不敢的胡作非為,在公園里都能無限制放縱。提供服務的機器人,也不是一般的機器人。他們不僅具有超高仿真外形,還有自身情感,而且能給游客最真實的體驗。比如,中彈以后會流血,受傷以后會痛苦的嗷叫(聽起來比VR 、AR更刺激)。夜幕降臨,所有機器人的記憶被清除,一切歸零,第二天太陽升起,新一批游客入園。不過,在程序的失誤以及程序員要求機器人更接近于人類思維和情感的情況下,機器人的自主意識和思維使他們開始懷疑這個世界的本質,進而覺醒并反抗人類。
墻上的人臉模型中,有沒有你熟悉的面孔?
在《西部世界》里,無論是像圖書一樣的平板電腦,還是能像人類一樣觀察、聆聽和思考的機器人,幾乎一切都包含著可以觸及的未來技術。
3D打印可以人造人
《西部世界》中機器人是異常復雜的產品。他們由特殊材料通過3D打印程序制成,看起來就像是真人,這意味著,他們可以成為人類的性伴侶、槍戰目標以及冒險過程中的伙伴或對手。
這樣的機器人短期內不太可能出現,但利用3D打印制作的假肢已經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了。隨著劇情的發展,我們了解到,這些機器人是劇中福特博士在大約30年前發明的。機器人最初只是包裹著橡膠的骨架,而這恰恰與我們目前制造機器人的工藝技術類似。
人工智能一旦覺醒結果會怎樣
《西部世界》中的機器人在沒有人類干預的情況下會按照劇本重復行動,而且根本不會意識到自己曾經經歷過這些事。這些機器人也可以通過語言指令或是樂園工作人員手中的平板電腦和手機控制。在預告片中,福特博士為機器人加入了“冥想”功能,即真實的行為標記,這也很有可能導致了機器人最終出現了“自我覺醒”,后果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是現實來看,正像現在北京舉辦的“2016世界機器人大會”,國內外造型各異、功能各異的機器人產品悉數亮相,不過想要它們實現與人類同等水平的人工智能乃至“超級智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針對本片關于人工智能技術帶給我們的思考已經是一個長久的話題了,那么片中這些人工智能機器人賴以生存的“西部世界”是如何打造出來的呢?劇集開始就出現了這樣一個雖然不是一號主角但卻很關鍵的人物:西部世界的頂級程序員Bernard Lowe。就是下圖這個胡子男,除了沒有格子襯衫,形象基本符合程序員的身份。
西部世界的頂級程序員
片中的“西部世界”就是以這個頂級程序員為首的技術團隊的編程產物。從機器人“肉體”制作的3D打印技術,到能夠讓他們在小鎮中進行“情節演繹”的人工智能,再到樂園工作人員通過語言指令、平板電腦或手機對機器人進行控制的操控系統等等,這些就是編程人員通過嵌入式技術和系統來實現的。這也是我最近在學習的技術,再往細了說,就是和嵌入式系統相關的各種技術研發的專業名詞了。
提到嵌入式系統,很多人對這個技術名詞都很陌生,這里給大家普及一下吧,它是一種“用于控制、監視、或者輔助操作機器和設備的裝置”。可以說片中的西部世界就是大大小小相互關聯的一個龐大的嵌入式系統。回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的加快,智能手機、汽車電子、智能家電、醫療器械、航天設備、工業自動化、商業辦公等等行業和領域都離不開嵌入式系統。而西部世界,就是嵌入式系統的一次科幻呈現和華麗亮相吧。
大家無時無刻不在體味著科技產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和變化,而往往忽略了科技產品背后那些看起來枯燥乏味的編程工作和默默無聞的編程人員,所以電視劇中是不會表現程序員們如何敲代碼的,因為看起來確實太無聊。不過現實中,他們才是一群真正高薪又低調的技術人。正因如此,如今很多人通過星創客這個特殊的通道,成為嵌入式專業人才,投身于這個高(薪)大(氣)上(檔次)的職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