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無疑是當前科技、創業領域的一個熱點,受到了業界的高度關注。自2014年谷歌以32億美元收購了智能恒溫器公司Nest后,智能家居行業快速升溫,此后外互聯網巨頭、家電企業、運營商企業以及創客團隊也很快加入進來。據統計數據顯示,到2020年整個智能家居產值將破萬億元,屆時全球聯網設備將達2500億部。如此巨大的行業發展空間,自然也使得智能家居受到各方資本關注。
國外方面,微軟與Insteon合作進軍家庭自動化,蘋果推出智能家居平臺Homekit,三星2億美元收購SmartThings;而方面,2014年,恒大、萬達、綠地等地產商就分別同TCL、小米、海爾達成合作,完成和互聯網產品、平臺的對接,開始將智能家居理念融進他們的地產項目。目前,不少一線城市的精裝房開始配套智能家居系統,為商品房配備智能門鎖,智能家具,智能安防系統等。“80后”、“90后”這些成長于互聯網時代的業主逐步成為住宅消費的主體,智能家居的配備,滿足了他們追逐炫酷科技的心理,同時為樓盤找到新的賣點。不論是傳統的建筑電器廠家、照明廠家、安防廠家、家電廠家、智能樓宇廠家,還是互聯網領域的企業,如騰訊、阿里、小米等,都在關注著智能家居產業的發展,并且憑借著各自的理解從不同角度切入智能家居市場。
智能家居產品眾多,不管是智能空調、智能冰箱,還是智能插座、智能開關,或是智能門鎖、智能窗簾,很多的智能單品已出現在人們身邊,但并不是把這些智能單品搬回家組合在一起就能實現智能家居。系統化智能的實現是建立在具備完善智能化單品以及智能產品可跨品牌、跨種類互動的基礎上,家庭中所有的智能產品要運營在統一的平臺上,各設備之間要實現聯動和數據共享,從而實現系統級別的智能。
智能家居市場產業鏈主要包括硬件、行業應用、第三方平臺、移動交互、大數據、云處理等環節,不同的公司會選擇合適的時機進入。在智能家居領域,企業的跨界與合作已是行業主流趨勢,智能家居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一個家庭很難說所有的智能家居單品都使用同一個品牌的產品,因此需要搭建一個開放的平臺讓不同的品牌實現互聯互通,為用戶打造更良好的體驗效果。
智能”是一個非;鸬脑~,尤其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強勢崛起,好像現在所有的產品都要和智能聯系到一起。但當下很多產品都是偽智能,并不是通過手機APP操縱電視、空調、門鎖等就真是智能了。我們所需要的智能,根本的要求是能切實解決我們的實際需求,并且使用方便快捷的人性化體驗。智能家居市場空間巨大,但同樣也面臨著很多問題。華清遠見(成立早的嵌入式培訓機構,//www.einuk.cn/emb/)研發中心技術總監劉洪濤表示,房子是智能家居的落地載體,而商品房的剛需人群是年輕人,而現階段80、90后在購房方面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另外,目前技術還不夠成熟,產品漏洞頻現,安全隱患比較多。眾多企業紛紛燒錢進軍智能家居市場,真正做到“智能”的企業寥寥無幾。缺乏標準,使得產品魚龍混雜。他還表示,華清遠見集團從2014年開始就開始研究智能家居技術,目前已將研究成果應用于教學中,希望能夠為智能家居行業培養更多的開發人才。
在接下來的3到5年里,智能家居將進入一個相對快速的發展階段。在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的推動下,電力載波通信、WiFi和ZigBee等主流智能家居技術不斷地成熟,隨著用戶體驗不斷地提升,智能家居產品將獲得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前景一片光明,但智能家居發展之路仍然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