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職過程中,很多人為了更能突出自己的特點與個性,部分求職者會將自己的簡歷設計的精美而豪華,還有部分求職者總是膽怯于面試,甚至干脆放棄。這些想法和做法都對嗎?別急,來聽華清遠見教育科技集團高級HR經理講講。
簡歷、面試,面試、簡歷,求職者永恒的話題。來聽華清遠見高級HR經理為求職者指點迷津。希望通過指導,能幫助大學生在求職中少走彎路,盡快找到理想的工作。
簡歷:放棄“廢話”
作為華清遠見的HR,看過太求職者的簡歷,有應屆生,有跳槽,等。大問題就是“廢話”太多。所謂“廢話”就是指沒有意義的信息。例如格式方面。大部分學生都喜歡在A4紙的頂端打上“個人簡歷”四個大字。事實上,完全沒必要。這就好比在桌子上寫上“桌子”二字一樣,屬于廢話。一張A4紙容量有限,不用來充分展現自己,卻騰出地方給“廢話”實在可惜。
這樣的廢話還真不少。例如,寫自己的計算機技能,“熟練使用Windows”、“會操作Office”,這些都是計算機基本的應用,網絡時代的大學生有必要寫嗎?不寫HR難道會認為你連計算機的基本操作都不會嗎?有的大學生,寫教育背景時,羅列一大堆所學的課程,有必要嗎?還有那些大而無當、空洞的自我評價、自以為是的感慨,這對你求職有什么幫助嗎?記住,簡歷提供的信息都應該和應聘職位緊密相連。
我想對個人簡歷的布局提點建議。HR看簡歷的時間非常短,據統計,招聘者平均在每份簡歷上花費1.4分鐘。所以,簡歷應該在第一時間向HR呈現你的“亮點”。而這“亮點”是教育背景還是實踐或者是技能,就要根據企業和應聘職位要求來決定。決定了“亮點”,你就該把優的位置和大的篇幅分配給它。基本信息后放什么,放多大地方都取決于你對“自我亮點”的判斷。
對于簡歷制作,還有一條建議“亮點”要“亮充分”。“亮充分”就需要依靠數據和事實。例如,獲得某獎學金。這一亮點沒有什么特色,應聘的學生中有太多拿獎學金的。拿獎學金說明你優秀,卻不能說明你到底多優秀。如果你能用數字描述一下獎學金,HR就能對你的優秀程度一目了然。如,說明該獎學金整個院系才3人拿,該獎學金的獲得者是年級排“Top10”等等。
面試:反復練習有提高
面試完全可以通過練習提高,并且需要反復練習準備。首先,關于面試的一些基本題目,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參加過幾次面試后,也會發現話題大同小異。所以,你可以事先準備。有準備之仗和無準備之仗,效果是不同的。更何況,面試需要即時反應,只有準備充分才能心里有底,臨場不亂陣腳。
條件允許的話,你可以找同行業的在職師兄師姐幫你模擬面試。沒條件,可以同學間互相“拷問”模擬面試場景。你也要做考官,幫別人練習。這也是你體會考官心情和想法的途徑。
基本的練習,就是自己對著鏡子說。這樣反復的練習,對面試肯定有幫助。每一次的面試機會不要輕易放棄,都是積累實戰經驗的好機會。失敗不要緊,關鍵是在失敗中獲得教訓,在下一次中有提高。只有試了,才能有真切體會。
簡歷:制作投遞別偷懶
簡歷包裝樸素自然,其中實習經歷部分,應針對所應聘崗位的要求,著重描述。學習技能的陳述,應著重于外語、計算機等特長技能。尤其應注意,在校獲得的榮譽及從事的社會工作要描述清楚;因為這是用人單位初步判斷人員素質的依據。簡歷應針對相應的應聘崗位而定,不能千篇一律,尤其是忌諱那種事先打好的統一文本,只是在崗位空缺欄上,手寫填上崗位名稱。投遞簡歷一樣不能偷懶,哪怕是Email。如果一份求職郵件發送一個地址,抄送若干個地址。雖然省力,但“FW”一欄中N個地址,卻讓HR知道除了他們公司外,你還應聘了哪些公司。盡管,求職難,多方應聘無可厚非。但是,看到你“一信多用”,HR心里多少不是滋味,對你的印象自然也會打折扣。
建議寧可辛苦麻煩一些,也要做到“一對一”。
面試:常規問題早準備
應屆生在拜訪前,除應準備齊全個人證件、證書以及書面簡歷外,還應注意了解所拜訪公司的背景資料、欲應聘崗位的要求。個人還應就面試考官可能提及的問題做一準備。必要時,可以書面寫下相關內容,并加以操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