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剛踏入嵌入式這一行業的人來說,對嵌入式還是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例如嵌入式計算機是什么,嵌入式計算機和嵌入式系統有什么區別嗎?這些問題的提出就是源于對嵌入式的概念不了解,今天就讓大神來說一些什么是嵌入式計算機。
一般的說,嵌入式計算機就是嵌入式系統為應用中心的計算機,對于嵌入式系統來說,他是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并且軟硬件可裁剪,適用于應用系統對功能、可靠性、成本、體積、功耗有嚴格要求的專用計算機系統,它一般由嵌入式微處理器、外圍硬件設備、嵌入 式操作系統以及用戶的應用程序等四個部分組成。
對于嵌入式計算機來說,我嗎要了解他就要從下面幾個方面來認識:首先就是嵌入式軟件上,就是在定制操作系統內核里將應用一并選入,編譯后將內核下載到ROM中。而在定制操作系統內核時所選擇的應用程序組件就是完成了軟件的“嵌入”,比如WinCE在內核定制時,會有相應選擇,其中就是Wordpad,PDF,MediaPlay等等選擇,如果我們選擇了,在CE啟動后,就可以在界面中找到這些東西,如果是以前PC上將的windows操作系統,多半的東西都需要我們得新再裝。
再來就是嵌入式硬件了,嵌入式硬件就是將基于cpu的外圍器件,整合到CPU內部,來實現了CPU的很多功能。
最后把軟件內核或應用文件系統等東西燒到嵌入式系統硬件平臺中的ROM中就實現了一個真正的“嵌入”。
上面這些就是對嵌入式系統的定義了,而且,嵌入式系統就是嵌入式計算機的一個組成部分。
嵌入式計算機與比較傳統的計算機相比,嵌入式計算機的特點有以下幾點:
1. 嵌入式系統通常是面向特定應用的。嵌入式CPU與通用型的最大不同之處就是嵌入式CPU大多工作在為特定用戶群設計的系統中,它通常都具有低功耗、體積小、集成度高等特點,能夠把通用CPU中許多由板卡完成的任務集成在芯片內部,從而有利于嵌入式系統設計趨于小型化,移動能力大大增強,與網絡的耦合也越來越緊密。
2. 嵌入式系統是將計算機技術、半導體技術和電子技術與各個行業的具體應用相結合后的產物,是一門綜合技術學科。由于空間和各種資源相對不足,嵌入式系統的硬件和軟件都必須高效率地設計,量體裁衣、去除冗余,力爭在同樣的硅片面積上實現更高的性能,這樣才能在具體應用中對處理器的選擇更具有競爭力。
3. 嵌入式系統和具體應用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它的升級換代也是和具體產品同步進行的,因此嵌入式系統產品一旦進入市場,就具有較長的生命周期。
4. 為了提高執行速度和系統可靠性,嵌入式系統中的軟件一般都固化在存儲器芯片或單片機本身中,而不是存儲于磁盤等載體中。
5. 嵌入式系統本身不具備自舉開發能力,即使設計完成以后用戶通常也不能對其中的程序功能進行修改,必須有一套開發工具和環境才能進行開發。
針對于嵌入式計算機來說,嵌入式計算機的前景還是很不錯的:
嵌入式人才稀缺,身價自然就高。據了解,初入門的嵌入式開發人員年薪一般都能達到4-7萬元,有3年以上經驗的人員年薪都在10萬元以上,有10年工作經驗的高級嵌入式工程師年薪在30萬元左右。不僅薪水不菲,嵌入式人才的工作環境與發展前景也有優勢。從事嵌入式工作有兩大優勢:一是工作強度相對較低。開發企業應用軟件的IT企業,這個用戶的系統搞完了,又得去搞下一個用戶的,而且每個用戶的需求和完成時間都不同,開發人員往往疲于奔命,重復勞動;二是搞嵌入式系統的公司,都有自己的產品計劃,按自己的節奏行事,所開發的產品通常是通用的,不會因客戶的不同而修改,一個產品型號開發完了,往往還有較長一段空閑時間進行充電和休整。二是職業發展相對順利。從事企業應用軟件的人,工作范圍廣,項目變化大,日常的積累很難產生質變,容易遭遇職業瓶頸;而從事嵌入式軟件的人,所涉及的專業技術范圍就是那些,時間長了會越來越有經驗。
所以選擇嵌入式還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好好把握機會才好。
相關推薦:嵌入式學習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