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發展如此的快,很多產品已經廣泛的應用在我們生活中了,對于嵌入式系統的核心嵌入式處理器來說,有很多人在接觸這一塊的時候,對嵌入式處理器很不了解,學習嵌入式系統,這個嵌入式處理器還真是不能少的,那就來看看業界大牛是如何解釋嵌入式處理器的。
首先開門見山,嵌入式處理器是嵌入式系統的核心,是控制、輔助系統運行的硬件單元。根據其現狀,嵌入式處理器可以分為嵌入式微處理器、嵌入式微控制器、嵌入式DSP處理器和嵌入式片上系統。
那么就一個一個來了解一下
1.嵌入式微處理器
嵌入式微處理器是具有32位以上的處理器,具有較高的性能。與計算機不相同的是再實際嵌入式應用中,只保留和嵌入式應用緊密相關的功能硬件。 和工業控制計算機相比,嵌入式微處理器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成本低、可靠性高的優點,但是在電路板上必須包括ROM、RAM、總線接口、各種外設等器件,從而降低了系統的可靠性,技術保密性也較差。嵌入式微處理器及其存儲器、總線、外設等安裝在1塊電路板上,稱為單板計算機,如STD-BUS、PC104等。近年來,德國、日本的一些公司又開發出了“火柴盒”式名片大小的嵌入式計算機系列OEM產品。嵌入式微處理器目前主要有Am186/88、386EX、SC400、Power PC、68000、MIPS、ARM系列等。
2.嵌入式DSP處理器
DSP處理器對系統結構和指令進行了特殊設計,使其適合于執行DSP算法,編譯效率較高,指令執行速度也較高。在數字濾波、FFT、譜分析等方面,DSP算法正在大量進入嵌入式領域。DSP應用正在從通用單片機中以普通指令實現DSP功能,過渡到采用嵌入式DSP處理器。嵌入式DSP處理器有2個發展來源:一是DSP處理器經過單片化、EMC改造、增加片上外設,成為嵌入式DSP處理器,TI公司的TMS320C2000/C5000等屬于此范疇;二是在通用單片機或SoC中增加I)SP協處理器,例如Intel公司的MCS-296和Siemens公司的TriCore。推動嵌入式DSP處理器發展的另一個因素是嵌入式系統的智能化,例如各種帶有智能邏輯的消費類產品、生物信息識別終端、帶有加解密算法的鍵盤、ADSL接入、實時語音壓解系統、虛擬現實顯示等。這類智能化算法一般都運算量較大,特別是向量運算、指針線性尋址等較多,而這些正是DSP處理器的長處所在。
3.嵌入式微控制器
嵌入式微控制器的典型代表是單片機。嵌入式微控制器一般以某一種微處理器內核為核心,芯片內部集成Flash, RAM, EEPROM, 總線,總線邏輯, 定時器/計數器串行口等各種必要的功能模塊。為適應不同的應用需求,一般一個系列的單片機具有多種衍生產品,每種衍生產品的處理器內核都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存儲器和外設的配置及封裝。這樣可以使單片機最大限度地和應用需求相匹配,功能不多不少,從而減少功耗和成本。和嵌入式微處理器相比,微控制器的最大特點是單片化——體積大大減小,從而使功耗和成本下降,可靠性提高。微控制器是目前嵌入式系統工業的主流。微控制器的片上外設資源一般比較豐富,適合于控制,因此稱微控制器。
4.嵌入式片上系統(SOC) 片上系統是結合了許多功能模塊,將整個系統坐在一個芯片上的產品。 SOC分為通用和專用兩種。通用的包括M-Core、某些ARM系列器件。專用SOC一般專用于某個或某類系統中,不為一般用戶所知。
這些就都是嵌入式處理器,現在你對嵌入式處理器理解了嗎?而且嵌入式處理器分為四類,每一類都有不同的作用用途,你需要做的就是好好理解,要理解透徹,才能掌握好嵌入式處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