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工程師是怎樣煉成的(四)--奮發圖強
時間:2017-01-04作者:華清遠見
記得那是2006年的第一場雪,比2005年來的稍晚了些。在2006年初,我們公司開始涉及嵌入式領域,其實就是開始涉及基于ARM的嵌入式式開發。原來一直搞單片機開發,上大學時幫助老師調點PIC的單片機程序這樣的經歷使我積累了點關于硬件的經驗。 當時的嵌入式式開發還干干起步,基本上形成了兩種力量,即:守舊派和時髦派。我算是在守舊派里混不下去了,不得不到時髦派里去混上一混,呵呵。 有一天,老板語重心長的對我說,:“我看你啊,單片機也搞不出什么名堂了,去學學ARM怎么樣?”也許這就是老板的藝術吧,他覺的我單片機水平確實不怎么樣,有不好意思直說,算了,讓我改行了。其實這次改行徹底改變了的職業路線,也許當初要不是老板叫我改變,也許我現在還拿著protel和8051在那里做簡單的單片機開發呢。感謝cctv,mtv和我經紀人,特別要感謝我的老板,哦對了要感謝的祖國培養的我,一定要感謝祖國,不然過兩天又要說了。就知道感謝老板,要先感謝自己的祖國,呵呵玩笑話了。應該是在黨的正確下,我“被”嵌入式了! 嵌入式說起來就三個字,其實只里面要掌握的知識太多了。作為一個有點單片機基礎的人來說可能還好一點。別看我今年歲數小,其實我總結了,想要學嵌入式就是要電子專業的知識我要會,計算機專業的知識也要會。總結一下就是:看得懂電路;逛的了市場;買得起元件,去得了工廠;會寫驅動,搞定應用;裁剪內核,精通系統。 面對這樣的局面,我不得不拿出吃奶的力度,開始我新的學習生活。那是關于嵌入式技術的書還很少,不像現在蘿卜白菜一大堆,隨便一本書多說自己是經典。我先照例先找了一本號稱經典的書先看著,主要講了體系結構,那是的感覺是沒看懂,但是也要使勁看,后反正是搞明白了兩件事:什么是體系結構;什么是指令系統。接下來我想起小平太爺爺的一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我的老板又出場了,那是我們主要代理人家的開發板,我很有幸可以隨便用到很多款開發板,這段經歷讓我的技術和經驗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每次在試驗中嘗試自己在書中看到的內容,漸漸的我對操作系統,驅動程序和應用開發有點認識。這期間我感受深的是,嵌入式一定要動手,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然后查書或是網絡解決問題。問題解決后的成就感那叫一個“爽”字了得。 現在是廣告時間:剛才說到和開發板,我們自己也做了些開發板,基于2440(arm9),又需要的可以聯系我哦,我們共同成長!給我留言即可! 廣告過后更精彩!
相關資訊
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