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C與MVP設計模式
學習過Android開發的小伙伴一定會這樣覺得,安卓在編程時相對與其他編程語言要顯得更加靈活,而且很直觀沒有那么枯燥,這究竟是為何呢?正是因為Android程序開發采用了當今流行的MVC以及MVP設計模式,那么接下來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使得Android編程變得如此靈活直觀的兩大設計模式。
一.初識MVC
Android程序開發采用了當今流行的MVC模式,即(Model-View-Controller)。其中,M指的是模型層、V指的是視圖層、C指的是控制層。M層:適合做一些業務邏輯處理,比如數據庫存取操作,網絡操作,復雜的算法,耗時的任務等都在model層處理。 V層:視圖層中處理數據顯示
的部分,XML布局可以視為V層,顯示Model層的數據結果。 C層:在Android中,Activity處理用戶交互問題,因此可以認為Activity是控制器,Activity讀取V視圖層的數據(eg.讀取當前EditText控件的數據),控制用戶輸入(eg.EditText控件數據的輸入),并向Model發送數據請求。
Demo:
接下來我們通過一個例子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MVC模式
上圖是一個程序運行結果的簡圖,該程序可以使用戶快速的了解各城市的旅游景點,例如:用戶在EditText上輸入想去的城市(南京),之后點擊按鈕Button,后在屏幕下方獲得當地的旅游景點。
分析:當用戶輸入信息點擊搜索時,Controller控制層讀取View視圖層EditTextView的數據,然后向Model模型發起數據請求,當Model模型處理數據結束后,通知View視圖層數據處理完畢,View視圖層該更新界面UI了。至此,整個MVC框架流程就在Activity中體現出來了。
二.初識MVP
MVP框架是MVC框架的一個變種 ,即(Model-View-Presenter)。
M層:數據:負責數據的檢索。
V層:視圖:負責視圖的繪制,和用戶的交互。
P層:控制器:負責在Model和View之間交互,負責兩者業務的邏輯處理。
Demo:
從某個角度來講 列表ListView更符合MVP框架的設計,接下來通過一個程序來使大家更深入的理解MVP設計模式。代碼如下: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ListActivit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tring[] arr = new String[] { "華為", "魅族", "小米",
"oppo","vivo","三星","蘋果" };
ArrayAdapter
(this, android.R.layout.simple_list_item_1,arr);
setListAdapter(adapter);
}
}
運行的結果:
本程序通過繼承ListActivity的方法來創建一個列表ListView,借助于適配器ArrayAdapter來使定義的數組中的數據呈現出來。
分析:定義的數組就相當于數據源(Model),適配器ArrayAdapter相當于Presenter,作為View和Model連接的橋梁。終通過setListAdapter(adapter)方法來使View和Model進行連接。
三.MVC與 MVP的區別
實線MVC 虛線MVP
從這幅圖可以看到,在MVC里,View是可以直接訪問Model的!從而,View里會包含Model信息,不可避免的還要包括一些業務邏輯。
在MVC模型里,更關注的Model的不變,而同時有多個對Model的不同顯示,及View。所以,在MVC模型里,Model不依賴于View,但是View是依賴于Model的。不僅如此,因為有一些業務邏輯在View里實現了,導致要更改View也是比較困難的,至少那些業務邏輯是無法重用的。
在MVP里,Presenter完全把Model和View進行了分離,主要的程序邏輯在 Presenter里實現。而且,Presenter與具體的View是沒有直接關聯的,而是通過定義好的接口進行交互,從而使得在變更View時候可以 保持Presenter的不變。
相信大家看完以上的內容,一定對MVC和MVP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很好的區別了這兩種設計模式,此前很多文章提到ListView是MVC設計模式,其實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MVP是MVC的一個變種,從某種角度來講更適合ListView。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帶來的Android中MVC與MVP設計模式,希望對大家以后在Android開發道路中有所幫助,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