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軟件介紹
mjpg-streamer 可以通過文件或者是HTTP方式訪問linux UVC兼容攝像頭。
1.1.2 安裝
在openwrt系統下,需要安裝以下攝像頭的驅動。
opkg kmod-usb2
opkg install kmod-usb-ohci #一般BCM用的是ohci USB控制器
opkg install kmod-usb-video
opkg install kmod-video-gspca-core
opkg install kmod-video-core
opkg install kmod-video-uvc #免驅uvc攝像頭
opkg install kmod-video-gspca-zc3xx #中微星攝像頭 如zc301 zc303 zc305
opkg install kmod-i2c-core
opkg install kmod-input-core
如果能找到 /dev/video0 的設備文件,就說明驅動已經安裝成功。
如果沒有成功,羅技的攝像頭還可以嘗試一下安裝kmod-video-pwc。
在openwrt系統下面,安裝mjpg-streamer很簡單。
opkg install mjpg-streamer
安裝完了之后,運行
/etc/init.d/mjpg-streamer start
就可以啟動了。
1.1.3 使用
在firefox瀏覽器里面輸入 //192.168.1.1:8080/?action=stream ,應該能看到攝像頭抓取的視頻。
這個視頻的幀數很低,顯得攝像頭反應很慢。可以修改/etc/config/mjpg-streamer里面的fps參數。
如果想在公司訪問家里的攝像頭,還應該修改防火墻,接受8080端口的外網請求。
添加下面配置到 /etc/config/firewall
config rule
option src wan
option proto tcp
option dest_port 8080
option target ACCEPT
然后重啟防火墻 /etc/init.d/firewall restart,就可以了。
外網訪問攝像頭的時候,如果看視頻可能速度會跟不上,可以只看截屏。//192.168.1.1:8080/?action=snapshot
需要將192.168.1.1替換成路由器說使用的公網IP地址
1.1.4 設置開機自啟動
openwrt是基于linux內核的路由操作系統,
總結一下OpenWrt的啟動流程:1.CFE->2.linux->3./etc/preinit->4./sbin/init ->5./etc/inittab ->6./etc/init.d/rcS->7./etc/rc.d/S* ->8.經過裁剪,因此與普通linux系統文件結構有所不同。為了添加攝像頭裝了mjpg_streamer,但是每次都要手動啟動攝像頭,實在是太麻煩了于是給它設置為開機自啟動。
首先在/etc/init.d里添加需要啟動的shell腳本
vim startCamera
#!/bin/sh /etc/rc.common
# /init.d/startCamera
START=50
start()
{
mjpg_streamer -b -i "input_uvc.so -r 320x240 -f 15 " -o "output_http.so -p 8080 -w /web"
}
stop()
{
killall startCamera
}
之后還需要在rc.d目錄下做一個鏈接,啟動時系統會按順序啟動rc.d目錄下的腳本鏈接,對應執行init.d目錄下的啟動腳本。
命令:ln -s /etc/init.d/startCamera /etc/rc.d/S50startCamera
重啟,即可
現在實現了開機自啟動
如果想關閉的話 直接殺進程就可以了
還有一種是通過傳參來設置
mjpg_streamer -b -i "input_uvc.so -r 320x240 -f 15 -y" -o "output_http.so -p 8080 -w /web"網址
//192.168.1.90:8080/?action=stream
服務啟動
/etc/init.d/mjpg-streamer enable 是設置開機自動啟動
/etc/init.d/mjpg-streamer disable 是禁止開機自動啟動
/etc/init.d/mjpg-streamer start 是現在啟動
/etc/init.d/mjpg-streamer restart 重啟
/etc/init.d/mjpg-streamer stop 停止
service mjpg-streamer start
設置開機自動啟動服務
/etc/init.d/mjpg-streamer enable
立即啟動服務
/etc/init.d/mjpg-streamer start [1]
很像ser2net,即便拔掉攝像頭再插上也會識別。
1.1.5 配置用戶名和密碼
mjpg-streamer 還可以使用用戶名和密碼來訪問。
修改 /etc/init.d/mjpg-streamer 中的[ $enabled -gt 0 -a -c $device ] && sleep 3 && $SSD -S -m -p $PIDF -q -x $PROG -- --input "input_uvc.so --device $device --fps $fps --resolution $resolution" --output "output_http.so --port $port" &為[ $enabled -gt 0 -a -c $device ] && sleep 3 && $SSD -S -m -p $PIDF -q -x $PROG -- --input "input_uvc.so --device $device --fps $fps --resolution $resolution" --output "output_http.so --port $port -c user:pass" &
后添加的部分就是用戶名和密碼,中間用冒號分割。重新啟動mjpg-streamer,保證配置生效。
/etc/init.d/mjpg-streamer restart
1.2 OpenWRT下的ser2net配置使用
1.2.1 軟件介紹
ser2net是以款串口轉發軟件,這是一個可以通過個人PC或手機向路由的指定端口發送數據,然后路由原封不動的將數據發送到路由的TTL接口的程序。當安裝完這個程序后,我們就可以通過編制的程序向路由的TTL口發送串行數據,意義在于:單片機就可以接受路由發送的串行數據進行各種控制。
聯網以后利用opkg指令來安裝,或用luci安裝,安裝完以后會出現一個文件
vi /etc/ser2net.conf
找到
2001:raw:600:/dev/ttyATH0:9600 NONE 1STOPBIT 8DATABITS XONXOFF LOCAL -RTSCTS
#2002:raw:600:/dev/ttyS1:9600 NONE 1STOPBIT 8DATABITS XONXOFF LOCAL -RTSCTS
注意,這里"#"代表的是屏蔽,我們修改的是非屏蔽語句,可以看到,上位機發送的端口是2001,這就是我們需要發送的端口號,波特率是9600,其它的略。
1.2.2 設置開機啟動
ser2net開機自啟動:
命令vi /etc/rc.local 打開它,i進入編輯,在exit0的上一行添加一條ser2net,esc退出編輯,wq保存
命令vi /etc/init.d/ser2net,,i進入編輯
#!/bin/sh /etc/rc.common
# /init.d/my-ser2net
START=99
start() {
ser2net –c /etc/ser2net.conf
}
Esc退出編輯,wq 保存。
命令reboot重啟路由器,ok
直接輸入ser2net可以啟動此軟件。輸入 ./ser2net 驗證自啟動修改是否正確
1.2.3 串口ser2net過濾特殊字符
許多流行的linux串口編程的版本中都沒對c_iflag(termios成員變量)這個變量進行有效的設置,這樣傳送ASCII碼時沒什么問題,但傳送二進制數據時遇到0x0d,0x11和0x13卻會被丟掉。不用說也知道,這幾個肯定是特殊字符,被用作特殊控制了。關掉ICRNL和IXON選項即可解決。
c_iflag &= ~(ICRNL | IXON);
0x0d 回車符CR
0x11 ^Q VSTART字符
0x13 ^S VSTOP字符
ICRNL 將輸入的CR轉換為NL
IXON 使起動/停止輸出控制流起作用
在《UNIX環境高級編程第二版》第18章第11小節看到把終端I/O設置為原始模式(串口通訊就是終端I/O的原始模式)時輸入屬性設置為
term.c_iflag &= ~(BRKINT | ICRNL | INPCK | ISTRIP | IXON);
原來這三個數據是串口通信里面特殊字符,具有特別的意義,會被ser2net過濾掉,那么怎么保證數據完整無誤地傳輸呢?
方法一:修改ser2net源代碼,這個方法太麻煩。
方法二: 用winscp登陸WIFI板,轉到/etc/目錄,打開ser2net.conf文件,找到如下配置:
2001:raw:600:/dev/ttyATH0:9600 NONE 1STOPBIT 8DATABITS XONXOFF LOCAL -RTSCTS
將其中藍色字體部分刪除,變為:
2001:raw:600:/dev/ttyATH0:9600 NONE 1STOPBIT 8DATABITS LOCAL -RTSCTS
保存,再重啟WIFI板,ser2net就不再會過濾掉特殊字符了。
那如何在OpenWRT源碼編譯鏡像的時候就將此軟件包配置好呢,簡單的方法就是修改編譯所需軟件包中的配置文件,文件路徑:/dl/ser2net-2.9.1.tar.gz
tar -zxvf ser2net-2.9.1.tar.gz
進入我們解壓的目錄
cd ser2net-2.9.1/
ls
可以找到ser2net.config,對其進行編輯
vi ser2net.config
將XONXOFF刪除,將ttyS0改為ttyATH0,另外此處還可以修改端口號及串口波特率。wq保存退出,然后退回到dl目錄,刪除之前的軟件包,重新壓縮。
cd ..
rm ser2net-2.9.1.tar.gz
tar –zcvf ser2net-2.9.1.tar.gz ser2net-2.9.1/
1.2.4 ser2net的雙向通信
因shell與ser2net占用同一個串口,當我們向串口發送數據時就會出現問題,需要將shell注釋掉。根據我們選擇額硬件平臺,我們需要修改./target/linux/ar71xx/base-files/etc/inittab
vi ./target/linux/ar71xx/base-files/etc/inittab
將后一行#號注釋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