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早描述與信息處理緊密相關的計算機硬件產品飛速發展的“摩爾定律”,到今天IT專業領域內相關新技術3-6個月的出現周期。這個行業在人們的印象中始終都是更新迅速,動態變化的。所有這些都要求身處IT行業中的人要具有知識更新的欲望和與之相對應的學習及主動提升的能力。
萬變不離其宗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行業中的人始終要面對橫空出世的嶄新知識和技術。實際上,萬變不離其宗,無論技術如何發展變化,規律性的東西卻始終能夠被提煉出來。一個聰明的技術人是不會被表面眼花繚亂的技術手段本身所迷惑的,只要能夠把握住技術發展的本源,作為一個有經驗的行業人,是能夠始終跟上技術發展的腳步的。
關注“成熟技術”,而非“新技術”
這個行業中會有許多技術功底深厚的人在不斷研發新的技術手段和解決問題的新方式,但是對于大多數在企業中真正從事實際項目開發和運作的人而言,做“技術發燒友”并不是一個符合實際的選擇。畢竟每一種新技術在行業中真正得到應用之前,是需要首先在企業需求中經過時間和實踐證明的。在這個領域內,更多地強調“成熟技術”,而不是“新技術”。
扎馬步,練就扎實基本功
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各個IT公司面試開發人員的題目,不難發現其中有至少60%以上的題目往往都集中在包括:數據結構、操作系統、網絡基礎及面向對象核心概念等基礎知識上,這些也在不多提醒我們對于基本功的掌握一定要足夠扎實。只有基本功扎實,才能夠更加自如地面對不斷發展變化的IT行業。
互相切磋很重要
還有一點可以跟大家分享的是:知識和技術的學習可以是個人行為,但是在工作中與同事交流和探討,是梳理自己知識的好方法。在華清遠見教育科技集團就業班的課堂上,我們始終在跟學生們強調要善于跟行業中的同事溝通和分享,要在掌握任何行業中知識時先明確其應用場合和可能產生的實際問題。
知識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炫耀的
我們始終要記住:知識是為了拿來用的,是為了解決企業項目中問題的,如果能夠使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知識才會轉化成技能。空洞的、不考慮企業實際應用需求,曲高和寡的所謂新型技術只能是空中樓閣,是沒有什么生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