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計算機多種豐富的類型接口,常見的接口包括COM(串行口)、LPT(并行口)、PS/2、RJ-45(以太網)、USB、Express Card、Thunder Bolt(雷電)等。
其中COM口和LPT口算是計算機接口的元老了,早期的計算機上都具有這兩種接口,今天我們來主要介紹一下并行接口。
接口介紹
并行接口,指采用并行傳輸方式來傳輸數據的接口標準,一般稱為Centronics接口,現在也稱IEEE1284,我們常見的并口,多為主機上的25針D型接口和打印機上的36針彈簧式接口。事實上,IEEE1284標準規定了三種連接器,分別為A、B、C型
A型
25PINDB-25連接器,只用于主機端。【注意這個25PINDB-25連接器與rs232 串口中的rs232 DB-25只是外觀相同】
B型
36PIN0.085inch間距的Champ連接器,帶卡緊裝置,也稱Centronics連接器,只用于外設36PINCentronics插座(SOCKET或FEMALE),用于打印機上。
C型
新增加的Mini-Centronics36PIN連接器,也稱為half-pitchCentronics36connector(HPCN36),也有稱MDR36,36PIN0.050inch間距,帶夾緊裝置,既可用于主機,也可用于外設,應用還不夠普遍,因有競爭力的新的接口標準的不斷出現,普及應用很難。新接口還增加了兩個信號線PeripheralLogicHigh和HostLogicHigh,用于通過電纜能檢測到另一端是否打開電源。
接口特點
在幾年前,由于技術限制時鐘頻率比較低,串行傳輸速度慢于并行傳輸,兩者互有優劣。
串行傳輸
優點:使用的數據線少,在遠距離通信中可以節約通信成本。
缺點:因為每次只能傳輸一位數據,所以傳輸速度比較低。
并行傳輸
優點:因為可以多位數據一起傳輸,所以傳輸速度很快。
缺點:內存有多少位,就要用多少數據線,所以需要大量的數據線,成本很高。
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發展,時鐘頻率越來越高,并行導線之間的相互干擾越來越嚴重。并行接口因為有多條并行且緊密的導線,但時鐘頻率提高的一定程度時,傳輸的數據已經無法恢復。而串口因為導線少,線間干擾容易控制,反而可以通過不斷提高時鐘頻率來提高傳輸速率。而且串行設備的成本往往高于并行設備,所以現在許多高速設備都采用串行方式
通訊原理
并行接口中的各位數據都是并行傳送的,通常是以8位或16位字節為單位進行數據傳輸。
圖中的并行接口是一個雙通道的接口,能完成數據的輸入和輸出。其中,數據的輸入/輸出是由輸入/輸出緩沖器來實現的,狀態寄存器提供狀態信息供CPU查詢,控制寄存器接收來自CPU的各種控制命令。
針腳定義
并行接口不同的針腳對應著不同的含義,我們在接線的時候需要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