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協議(communications protocol)官方給出的定義是指雙方實體完成通信或服務所必須遵循的規則和約定。協議定義了數據單元使用的格式,信息單元應該包含的信息與含義,連接方式,信息發送和接收的時序,從而確保網絡中數據順利地傳送到確定的地方。
簡單的說,通信協議通信兩方事先約定好的一個信息的傳遞規則。通信協議主要分2類:異步協議和同步協議,而同步協議中又分為面向字符和面向比特以及面向字節計數三種。
在計算機之間通信過程要遵循網絡通信協議,它是面向字節計數的同步協議,保證傳遞的信息電腦都能夠識別。除此之外還有硬件設備和PC機之間的串口通信協議。下面我們從這兩方面介紹一下常用的通信協議有哪些。
一 網絡通信OSI協議和TCP/IP協議
(1)OSI協議
OSI模型分七層,如圖1.1,給出了一個理想化的穩定模式。實際只有一些層次存在通信協議:
圖1.1 OSI模型
物理層 :EIA-RS-232-C
數據鏈路層 :IBM的SDLC (同步數據鏈路控制協議) 、BSC(二進制同步通訊協議)、ANSI的ADCCP(先進數據通訊協議)
應用層:電子郵件協議 SMTP(只發送郵件)、POP3(只接收郵件)
(1)TCP/IP協議
TCP/IP模型分4層,如圖1.2。每個層次都存在通信協議:
圖1.2 TCP/IP模型
應用層:Telnet(遠程登錄服務標準協議) FTP(文件傳輸協議) HTTP(超文本傳輸協議) DNS(域名解析協議) STMP(簡單郵件傳輸協議) SNMP(簡單網絡管理協議)等
傳輸層:TCP(傳輸控制協議) UDP(用戶數據報協議)
網絡層:IP(網間協議) ICMP(互聯網控制信息協議) IGMP(組管理協議) ARP(地址解析協議) RARP(逆地址解析協議)
網絡接口和物理層:FDDI(光纖分布數據接口) PPP(點對點協議) 數據鏈路協議等
二 串口通信協議
串口通信協議分同步協議和異步協議兩種,下面介紹一下。
(1)異步通信協議——起止式異步通信協議
特點:傳輸按字符,一個一個傳送。從起始位開始,到停止位結束。
傳輸格式:起始位+數據位+奇偶校驗+停止位
應用:傳輸速率較慢是使用
(2)面向字符同步協議
特點:典型代表是IBM公司的二進制同步通信協議BSC:一次傳輸多個字符組成的數據塊,并規定了10個字符作為這個數據塊的開頭與結束標志以及整個傳輸過程的控制信息,它們也叫做通信控制字。由于被傳送的數據塊是由字符組成,故被稱作面向字符的協議。
傳輸格式:特定字符(控制字符)的定義:例如TCP通信之前3次握手時,發送的SYN(同步字符)和 ACK(確認字符)。還有SOH是序始字符:表示標題開始(含地址信息和路由器);STX是文始字符:標志正文傳送數據塊的開始;ETB 組終字符和ETX文終字符等等。
應用:保證傳輸速率高時使用。
(3)面向比特的同步協議
特點: 同步數據鏈路控制協議SDLC,高級數據鏈路控制規程HDLC,先進數據通信規程ADCCP:以幀單位傳輸,一幀數據可以是任意位數,組合模式實現傳輸,不需要特定的開始和結束字符控制。
傳輸格式:開始標志位01111110 + 地址場+控制場+信息場+校驗場+結束標志位01111110
幀信息的分段:
(a)開始/結束標志位F:使用 01111110表示開始或結束,接收端直接搜索這個值就能找到數據,一個開始到一個結束之間稱為一幀Frame。
(b)地址場A:在上一位后,地址場Address用來規定與之通信的次站的地址:第一位為0表示有下一個地址,為1表示當前是后一個地址
(c)控制長C:在上一位后,控制場Control可規定若干個命令:第一位為0表示有下一個控制場,為1是只有一個
(d)信息場I:跟在控制場之后的是信息場Information。I場包含有要傳送的數據,并不是每一幀都必須有信息場。即數據場可以為0,當它為0時,則這一幀主要是控制命令。
(e)幀校驗信息FC:緊跟在信息場之后的是兩字節的幀校驗(Frame Check),SDLC/HDLC均采用16位循環冗余校驗碼CRC。
應用:數據鏈路層
以上就是關于通信協議的一個總結,參考了網絡上一些大神的講解,加上一些本人的理解。希望可以為大家提供一些幫助。